4008-965-569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任晓英在领星ERP纵横增长峰会分享

  10月26日,在2023领星ERP纵横·增长跨境卖家增长峰会上,A股IPO过会数前三的容诚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任晓英为跨境电子商务卖家全面分享了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容诚会计师事务所任晓英,前面的朋友讲了这个行业宏观方面的内容,我会比较聚焦微观层面的信息;付博付总刚刚也提到了我们行业的主旋律是增长,降本增效,而我要讲的是如何安全稳定增长。

  目前A股市场有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3个交易所共同支撑起了A股市场。其中上交所有主板、科创板;深交所有创业板、主板;还有最新推出的北交所,目前北交所也已经有两百多家上市公司了。

  A股三个交易所,四大板块,定位也慢慢变得清晰明确。比如说主板主要是针对规模比较大的企业,突出“大盘蓝筹”特色,重点支持业务模式成熟、经营业绩稳定、规模较大、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优质企业。

  科创板主要强调的是科创属性,优先支持符合国家战略,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科学技术创新能力突出,主要依靠核心技术开展生产经营,具有稳定的商业模式,市场认可度高,社会形象良好,具有较强成长性的企业。

  创业板重视企业的创新,创业板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的策略,适应发展更多依靠创新、创造、创意的大趋势,主要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支持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

  北交所是相对新兴的交易所,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重点支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企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聚焦到跨境出海企业,我们对于跨境出海企业大致分了一下类别,依据公司的产品及经营模式不同,分为产品主导型的企业,这类企业一般有自有品牌,聚焦品类;还有系统主导型的企业和产品和运营结合型的企业。

  系统主导型企业,主要依赖自身研发的系统,这类型公司能做到一定规模的卖家比较少。这一类企业一般会选择创业板。因为公司的核心技术在系统开发,将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相结合,符合创业板定位。

  当然,如果做到一定的规模,利润超过一亿甚至两亿、三亿的规模,在行业里做到龙头地位的,也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主板。

  产品主导型企业是未来主要的方向。未来增长点在于品牌,品牌溢价是很多企业能享受到的红利。在信息爆炸、技术爆炸时代,最终考验的是品牌力,品牌溢价要体现在品牌盈利能力,最终在财务报表上体现的是公司盈利水平。

  产品主导型的企业依照产品方向不同,可大致分为消费属性比较强的企业和科技属性比较强的企业。比如产品研制投入较多,人工智能、AI嵌入比较多等这些科技属性比较强的公司能够选择科创板或者创业板,但是现在科创板在行业要求上比较严格,To C端未来的机会可能会慢慢的少,但是该类研发投入较大的企业,去创业板是没问题的。

  消费属性比较强的公司,比如我们做家具、家居、吃的、穿的、宠物产品、母婴产品这些消费属性相对比较强的企业建议选择创业板或者主板。如果在细分领域做到龙头,利润规模较大且业务模式比较成熟的公司,选择主板比较合适。

  对于产品+运营相结合这类企业,就是我们日常的多品牌运营,重心在运营以及供应链管理上的企业,可以根据公司实际研发投入以及公司规模大小、行业地位等选择创业板或者是主板。

  首先我们总结了一下这个行业的特点,跨境出海涉及到的国家比较多,欧美、东南亚、日韩,甚至现在一带一路比较火,也有一些企业专注于一带一路上的某些国家,涉及到境外的国家会比较多。各个国家的政策都不太一样,所以对公司的经营造成不确定性。

  第二是销售比较依赖一些平台,虽然现在大家也有很多公司做独立站,但基本上亚马逊等平台占比比较高。这些平台的规则我们需要去遵守,受限于平台的规则。

  第三就是实物流转链条比较长,有些公司是工贸一体,从生产和原材料开始,生产出成品,从成品运到我们的海关,在海上漂一段时间,再运到美国清关,到第三方仓库再销售出去。这个流转链条很长,对实物流转过程的监控要求特别高。

  第四是境外税比较复杂,各个国家的税收要求,甚至一些税在不断发生变化,非常复杂。大部分的卖家很难有一个对各个国家的税务都很了解的复合型人才,这对卖家来讲是一个挑战。

  第五是产品专利和产品质量的要求高,在平台上什么样的产品能卖,什么样的产品不能卖,是不是涉及到专利侵权,以及各个国家的特别认证要求有没有做等等,这些决定了这个产品能不能稳定在境外销售以及有没有专利诉讼风险。

  第六是大部分企业在境外配备的人员是比较少的,涉及到存货管理、退换货管理难度比较大。

  基于行业这些特点,介绍一下大部分公司常见的问题,比如股权架构调整、境外流转税、内部转移定价、财务相关的问题(当然财务相关问题要求更高一些),以及信息系统可靠性等问题,其他问题就是相对比较小和杂的问题。

  股权架构的搭建和调整,一个是怎么搭,一个是历史遗留问题怎么解决。除了某些一开始意识很强的企业提前设计架构之外,大部分的跨境电商企业基本会遇到这类问题。

  历史问题的解决方案会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有所不同,比如:上市时间表的安排,是否涉及大额补税等。解决方案主要包括:并购、业务转移、同步运行等,根据公司不同的需求,最终的方案会不太一样。

  架构搭建可以参考这个案例,公司的基本架构,各公司的职能定位以及公司设立基本要求在这个案例都有所体现。

  如果公司有自己生产的产品,一般会有一个生产主体,若无自主生产,而是委外加工模式的,也会有境内的集采主体、销售主体。

  像系统主导型企业有软件,这个软件有两类:一类是产品方面的嵌入式软件开发,一类是信息系统的软件开发,这些软件公司可以享受一些税收优惠(比如说两免三减半),根据公司的投入规模及软件著作权的形成情况,部分公司会考虑独立设立软件公司。

  境外搭建以香港公司做一个主体,当然随着社会行情和全球政治的变化,很多公司选择新加坡甚至其他地方的公司做控股主体,下面会搭建一些美国公司、日本公司,并且会根据业务需求搭建德国、英国、法国主体。

  基于上面的目标架构,有一点共识大家要知道,整个公司集团所有的利润都要交税,不能说在香港申请了离岸免税,所得税就可以不交了。只是在哪个主体哪个国家缴纳相关的税费,不会出现部分利润不交税的情况。

  如何在合规情况下合理规划税收,这就涉及到内部转移定价。刚刚的架构里面涉及到各个主体,都有各自的职能,根据职能定位都有合理利润的留存。

  目前享受所得税税收优惠的企业类型,一个是软件公司的两免三减半,一个是高新技术企业15%的税率以及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15%的所得税税率。基于这个,公司利润根据合理的转移定价规则转移到能享受优惠的企业中。

  转移定价其实在行业里比较成熟了,相关的税务师会给到合理的建议,且也能出具一些资料,比如提供全球数据库里面的同行业数据支撑。

  很多客户都反馈,今年整个税务环境相对来说会比较严峻一些,税务的各种检查会比较多,让公司自查的情况也比较多,对高新技术企业也有一些特殊要求。因为金税四期有在做大数据,很多公司收到大数据分析出来异常的点,反馈给公司,公司做一些数据补充和信息反馈,以及补税的动作。

  关于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和数据准确性,这个更多的有两个层面的目的,第一个是公司内部管理,需要准确的基础数据协助公司的管理层、老板去做决策。第二在上市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做核查,说明交易是真实、准确、完整的。

  怎么说明它是真实的?就需要提供很多支撑性的数据,包括订单信息、物流信息、回款信息,甚至评论信息、广告转化率,以及不同的系统之间数据的流转情况,是不是能核对一致等。

  这里是一个信息系统平台的事例,很多公司是前端业务对接有一些不同的业务系统,后端核算是用了财务系统,比如金蝶、Oracle等。在公司规模不大的时候,可能更多的公司采用的是从业务系统到财务系统的数据是靠导出-核对-导入的方式。

  随着很多公司的规模扩大,平台越来越多,涉及的国家越来越多,这种情况下靠导出-核对-导入的模式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这时就需要依赖ERP系统,比如类似领星的系统。

  业财一体化方面,每个公司的情况也都不太一样,如:有些公司只有亚马逊平台、有些公司规模较小等,一般情况下根据公司的发展阶段去做业财一体化的建设。

  而像涉及到境内境外、线上线下,每个国家、多个平台都有销售的公司,这个时候用某一个系统去做很多东西是很难的,需要前端业务系统出来数据之后,有一个类似于这种中台,我们叫数智化平台;让数字智能化的中台去做一些数据集合、整合,数据整理,核对,再对接到财务系统里做后端核算,这个也是很多公司在用的模式。

  有些公司在创业阶段,规模比较小,目标要明确,这个时候首先要做的是活下来,这个时候对合规各方面要求不是那么高,只要保证经营上没有风险就可以了。

  第二阶段就是到了发展阶段,公司有一定规模,人员也比较多,快速稳定发展,这个阶段注重的是什么呢?安全!

  在上市之前,除了业务监管之外,最大的监管机构就是税务局了,发展阶段要求税务合规,这是最基本的。

  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到了IPO阶段,这个时候的要求会更高,因为要说明自己是合规的,数据是真实的,未来还能持续发展。

  合规是各方面均要做到合规,数据全面性要求也较高,真实准确完整,除财务数据的完备性,业务数据也要完备。

  在IPO审核阶段,要有基础的数据和信息来说明企业没有问题,上市之后会是一家给股民带来收益的好公司,对税务合规、信息系统的要求也会比较高。

  上市后,这个时候公司一般规模都比较大了,而且首次募资资金,拿到钱之后,大部分公司会拓展业务,投入系统开发,或者去建厂做一些生产。

  到了上市之后,更关注的是信息披露。当然上市后有些红线不能碰,如财务造假、资金占用、内幕交易等。

  今天讲的内容需重点关注的财税合规因素,我总结为三个关键词:风险、合规、优化。

  风险是什么?有一些客户跟我们说,这个事情是有风险的,首先大家要去分析这个风险是什么风险?是经营风险?处罚风险?还是审核不通过的风险?比如说海关把货物给扣了、平台把店铺封了、银行或平台把资金冻结了等,这是实质的经营风险,这需要公司从上到下去规避,不能出现类似的风险,因为这些风险出现,公司可能没有办法生存下来。

  第二个风险是处罚风险,比如海关、税务局、平台给公司重大的罚款,这也是真实的财务损失,处罚风险也是公司重点要规避的。

  第三个风险是审核,合法合规性是上市必要条件之一,如果前面的处罚风险没有,甚至是小概率事件,再到审核风险上,一般都会有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的把控。所以风险不仅仅是说风险,要说是什么风险,才能确定由哪些部门配合以及如何去降低风险。

  我们经常听到说这个事情不合规,业务模式不行,合规要确定是哪些不合规。比如某个业务模式不合规,是海关报关不合规,外汇不合规,还是税务不合规。税务不合规,是国内税务有问题还是国外税务有问题,是哪个税种有问题,是销售税有问题、关税有问题,还是企业所得税有问题。

  所以合规也是要落到具体的点上,只有把这个具体的点落下来,才知道下一步怎么整改,以及什么时候去整改、谁来负责整改等。

  第三个关键词是优化。像刚刚讲的,规避了那么多的风险,用了一些合规手段之后,怎么让公司成本最低。因为大家都知道IPO要上市,或者卖给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都是要投入成本的。

  这个成本最大的是合规成本,比如原来的税没有交,内部流程调整等,这些成本比较高。

  优化是基于前面的风险,有一些合规的手段落下来,怎么在这个合规的范围内去优化,一是税收优化,这是最直接的,第二是内部流程优化。

  大家都知道,跨境电商公司涉及到的因素有点复杂,一会是店铺公司,一会是收款公司,一会是账务要处理在哪个公司。这个就是内部流程,架构搭好了之后,流程怎么走,价格怎么定,怎么样把风险规避掉,这是我们需要优化的空间。

  最后也跟大家再分享一下资本市场,今年大家都会觉得太慢了,怎么感觉上市公司慢慢的变少了,我是不是就没有机会了?其实,大家都有机会,取决于公司合规,而且有一定的业务规模。

  企业在不同阶段应该先做好对应的事情,并不是要求所有公司在现阶段一定要按照上市公司的要求来要求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