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965-569

“2023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聚焦合成生物、基因治疗和医疗机器人

  10月7日,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发布会,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吴金城介绍了“2023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相关情况。

  自2021年以来,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已成功举办两届。2023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将于10月16日至10月20日举办,主题是“共济未来生机盎然”,目前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据悉,本次活动还将首次在海外举办同期活动,通过在吉尔吉斯斯坦举办“国际科学与实践大会暨中亚-中国高端生物医药展览会”,逐步提高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的海外影响力,为更多中国企业在中亚布局提供支持,促进中国生物医药企业走出国门。

  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吴金城表示,“本届产业周秉承‘高端化、特色化、国际化’理念,以创新成果树立行业标杆、以龙头企业引领行业趋势、以丰富活动推升行业热度、以深度交流落实办会宗旨,由1场高规格的开幕活动、近40场高水平的同期活动组成,并将于全年举办产业周系列活动,形成‘5+360’(即产业周5天集中活动,360天常态活动)的活动格局。”

  “2023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将聚焦四大亮点:一是全球精英荟萃共话产业动态。将吸引全球生物医药领域上千名重量级嘉宾参会,包括学术界顶尖专家国际药学联合会主席保罗·辛克莱,两届诺贝尔奖得主卡尔·巴里·夏普莱斯,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金力,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赛娟、杨胜利,清华大学药学院教授鲁白等近30余位院士专家共探前沿赛道。还包括来自国内外标志性生物医药企业家,如罗氏集团董事会主席施万、莫德纳首席执行官斯特凡内·班塞尔等共话国际机遇;头部投融资与生态服务机构代表,如易方达基金、BCG波士顿、麦肯锡、摩根大通、沙利文及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等也会共同关注行业热点。

  二是全景呈现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热带雨林”。本届产业周近40场同期活动以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空间链构建生物医药产业雨林生态为主线,设置五链融合主题矩阵,贯穿生物医药产业全生命周期,覆盖上游、中游、下游的“全品类、全链条”,多维度呈现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全景图谱。

  三是全局纵览上海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轨迹。今年是上海重点发展生物医药产业30周年。30年来以上海为代表的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由小到大、由弱至强,生物医药“上海号国际快线”快速链接内外、率先接轨世界,共同推动上海生物医药从总产值不足50亿元,成长为工业产值近2000亿元、总规模近9000亿元的新兴产业。本届产业周期间,一批上海生物医药产业30年历程中标志性人物的访谈录将在微信号BioShanghai上逐一发布,共同勾勒出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过去、现在与未来的高质量发展轨迹。

  四是全力凸显上海生物医药无限发展机遇。在本届产业周开幕活动上,将紧扣国际创新发展趋势,正式发布合成生物、基因治疗和医疗机器人等三大前沿赛道的行动方案以及生物医药智造空间建设行动计划,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支持上海生物医药产业拓展空间、释放生产力。还将深入实施“张江研发+上海制造”行动,积极创造投资机遇,开拓各方合作空间,加速创新成果在上海落地生根,共享上海生物医药无限发展机遇。

  通过30年的探索实践,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上海意识到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主要依托创新要素、临床资源、金融资源、人才资源,只有重视这四大要素,才能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吴金城介绍道,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近几年来增长非常快,连续三年净增量都在1000亿元以上。接下来,将围绕几大要素持续升级产业:一是要集聚创新要素,强化创新策略;争取在细胞与基因治疗、学、医疗、AI+制药、高端医疗影像等领域形成优势赛道和优势产业集群。二是激活临床要素,加强转化动能;通过产业周平台对接,全面构建“研发+临床+制造+应用”的全产业链支撑体系,形成一切服务于人民健康福祉的发展共识。三是强化金融支持,助力产业对接;打通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第四是积累人才要素,夯实第一资源。

  关于如何布局和发力“热带雨林般”的生物医药产业生态方面,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刘平表示,一流的产业生态是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坚实保障,上海将瞄准高端化、智能化、国际化方向,积极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空间链”这五链的深度融合。

  第一,为了形成热带雨林般的政策合力,上海将建立健全跨部门协同的联动机制,加快打通产业发展的堵点难点。今年以来正式实施上海市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试点2.0版方案,持续扩容张江科学城入境特殊物品试点单位名单,提升进口便利化程度,推动建立上海市生物医药新优药械产品目录,对纳入目录的药械产品及其企业。在入院应用、医保目录推荐、商保设计等方面提供支持。上海市将进一步完善多元支付机制,支持创新药械发展若干措施,积极开发新型商业保险,完善医保支付机制。今后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将继续发挥好产业统筹协调职能,对创新产品的研发、临床、生产、上市、入院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提出前瞻性、可行性、有效性的解决方案。

  第二,为了更好地构建热带雨林生态,上海将发力前沿赛道,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激发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当前上海已集聚1400余家生物医药企业,100多个专业服务平台,在生命组学、表观、遗传学合成、生物基因编辑与细胞治疗等前沿领域已有多项研究成果入选。

  第三,上海要做到“好项目不缺土地、好产业不缺空间”,积极拓展产业空间,推动企业集群式发展。持续构建全市以张江为引领的“1+5+x”生物医药产业空间布局。实施生物医药制造空间建设行动计划,有序开工建设生物医药标准厂房,总规模近500万平方,其中,今年开工约180万平方米。

  近5年来,上海一类和三类创新医疗器械上市数量分别占全国的1/4和1/6,均位居全国前列,尤其是两款CAR-T细胞药物国内首发。从创新潜力看,2022年上海共获批了一类临床批件178件,其中细胞和基因治疗临床批件的线个医疗器械进入了国家器械特别审批通道,较2018年的9个年均增长9.2%。2022年上海生物医药领域专利授权是13543件,较2018年的4200件年均增长了26.4%,2023娘上海生物医药创新持续保持良好的态势。

  据统计,今年1-8月,上海共获批一类创新药临床批件133件,其中细胞与基因治疗临床试验批件20件,8个进入了国家器械特别审批通道。

  赋能生物医药产业,上海在基因和细胞治疗等新赛道方面做了哪些前瞻布局?上海市科委总工程师赵健表示:一是发布实施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两个行动方案,在提升创新策略能力方面,启动实施细胞与基因治疗专项,前瞻布局细胞与基因治疗新靶点新机制研究,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

  在提升临床研究能力方面,推动研究型医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研究型病房等机构和平台建设,支持医疗机构聚焦常见多发疾病和重大疑难疾病诊治,开展高水平临床研究,全面提升本市生物医药创新产品的临床研究和转化应用能力。在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方面,建立基因治疗及相关领域工程化功能平台服务体系,加速概念验证、产品检测和中式放大,缩短研发临床试验和生产周期,加快推动一批细胞与基因治疗药物的开发和上市。

  二是发布实施计算生物学行动计划,系统布局、算法开发、模型构建、 AI药物设计等领域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培育建设上海生物大数据平台新型研发机构,计算生物学联盟等平台和体系,举办上海计算生物学大赛,引导和培育长期资本和短期资本,提升上海计算生物学创新、创业能级。

  加快临床研究成果转化方面,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胡鸿毅表示要做好两大方面举措,一方面,进一步聚焦顶层设计,积极推动上海临床研究体系的建设。另一方面,对标国际国内一流水平,查找上海目前存在的短板和不足,进一步明晰本市临床研究体系的整体布局、发展定位和改革举措。

  如何把临床资源转化为产业资源?胡鸿毅称,第一,上海将建设高水平临床研究和成果转化相适应的发展生态运行机制,进一步加大上海高水平研究型医院试点建设,支持创新研究平台,积极试点新政策新机制,打造临床研究和成果转化制度创新的试验田。第二,上海将注重沟通和联动,主动搭建项目平台,助力交流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第三,加快新药械的入院应用,及时助推创新药械产品走向临床,服务大众。此外,国家卫生健康委也已经发布了十四五重大的大型的医用设备配置的规划,上海卫健委也在按照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开展相关的项目评审。

  以上举措将不断优化上海运行合作的模式和机制,为行业内外的单位或个人提供专利成果、技术评估、技术中介转化、流程、政策咨询等专业的技术服务。

  如何帮助企业优化审评审批,缩短上市进程? 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张清表示,会聚焦重点产品项目,通过提前介入服务和跟踪指导,引导企业要少走弯路,缩短创新药上市进程,帮助这些产品能够加快的落地。具体实施方面有两个机制,一是建立“一清单两优化”机制;二是主动调研,摸清一些头部企业和一些独角兽企业的项目情况,帮助企业破解难题。第三,积极主动争取参与一些联合核查任务,尽快完成核查后能够让一些品种尽快上市。

  浦东新区副区长吴强称,经过30多年的发展,浦东已经成为国内生物医药产业最集聚,研发管线最多,新药成果最丰富的区域之一。2022年浦东的产业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到3300亿元,诞生了全国15%的原创新药和10%的创新。

  今年到目前为止,浦东已有4个一类新药获批上市,位于在全国处于前列。在推动产业和资本的融合方面,浦东制定了1+2的创投政策体系,在9月28日已经全面对外发布。

  浦东打造生物医药世界级产业集群,主要举措有三个方面,一是大力支持企业发展,加大机构的支持,优化创投机构设立和服务流程,打造高标准的创投机构的集聚地,对作出贡献的创投机构给予一定的奖励,畅通创投资金的循环,支持创投主体发行创投债项专项债券,支持设立S基金并购基金,丰富创投项目推出的渠道。

  二是全力服务创新企业的成长,强化生物医药创新项目的跟踪对接,建立研究机构长效对接机制,打造投资培育招引落地一体化的推进模式,提高创新企业的资金供给,鼓励金融机构推动实现投贷联动模式,探索试点科技创新,公司债等业务,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浦东支持区内的国企打造全区域、全周期、全要素的科技创新生态集成服务商,为创新企业提供孵化培育公共专业技术平台服务,人才服务等25大类超过300项的各类精准服务。

  三是充分发挥国资服务功能,发挥国资创投股为功能。浦东有两个母基金,一个是科创母基金,一个是引领区产业母基金的牵引作用,提升国资在创投的早期和退出阶段的补位功能,加强科创空间载体的供给,完善从重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到特色产业园区的梯度培育,创新空间载体的供给体系。